2021年9月26日上午,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国地科技联合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主题为“‘双碳’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学术对话十一在成都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邀请,9月26日上午,国地科技联合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了主题为“‘双碳’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的学术对话。
本次对话邀请了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规划五所所长高菲,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关大博,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陆表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邓祥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博士赵荣钦,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环境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孙永平,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委员、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鸿辉等嘉宾,共同探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和未来。
主持人:黄贤金
学会详细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吴志强
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院士通过视频方式为本次学术对话致辞,他认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我们要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但不是“短跑”,需要精准的方案,需要数字的测量和测绘,同时依托智能技术,对我们的家园、城市、区域,对整个中国国家层面进行智能治理、长期监测和维护,坚持以数字性转型大势来帮助我们实现精准化,以科技动力策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的智能碳中和道路。
高 菲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规划五所所长
高菲所长作题为《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探索》的学术报告,从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现状情况、总体研究、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规划路径探索、近期行动计划等四个方面为我们系统地讲解了成都市绿色低碳探索与实践。她认为,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规划路径探索,主要在于一是重塑空间格局,提升空间减碳效益;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产城融合;三是通过“四降两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强增量”,统筹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强化“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聚焦“源头脱碳”,突出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关大博
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
关大博教授在线上作题为《全国净零碳排放导向经济转型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中国引领碳中和的意义非常巨大,对如何发挥这一引领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将资本驱动放到绿色技术和气候融资的角度予以阐释。他认为,在全球碳排放治理过程中,应发挥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间的桥梁作用,充分挖掘小国家群体的少排、缓排与减排潜力,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邓祥征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陆表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
邓祥征教授在线上作题为《城镇化生态转型的减碳效应——人居环境改善的视角》学术报告。他依次阐释了“社区”、“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管理”、“生态社区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和指标,介绍了城镇化生态管理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他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化到了生态转型的新阶段,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过程,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尊龙凯时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镇化过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生态效率的提升。倡导并践行集约、智能、绿色发展的理念,能有效保证我国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社区的低碳转型发展及人居环境的改善。
赵荣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博士
赵荣钦教授作题为《减碳、发展、民生与公平: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多重意义》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切忌一刀切,要在做好碳减排时序安排和差别化减排的同时,做好降碳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同。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承载,国土空间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要通过规划引导和空间治理,限制发展中无效的、内卷的碳排放,使其成为对民生、公平的重要支撑,并通过碳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在迈向双碳目标的同时兼顾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民生保障和公平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降碳和发展、民生和公平多赢的道路。
孙永平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环境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
孙永平教授作题为《碳市场尊龙凯时的经济学逻辑及其中国实践》的学术报告。他表示,碳市场建立起了减排时间、减排地方、减排方式和减排主体的四维灵活机制,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欢迎。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全球外部性、跨代外部性和气候风险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的成本与收益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区域或者不同的微观主体,进而使碳市场尊龙凯时面临严峻的挑战。
张鸿辉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委员,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张鸿辉博士作题为《国土空间规划助力能源碳减排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他从能源碳减排是“双碳”核心、能源碳减排的空间视角、国土空间规划助力碳减排建议等三个方面介绍。针对我国当前的能源碳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绝大多数的现状,他认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现代化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需要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不断探索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科学化和智慧化水平,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对能源碳排放项目进行精准识别与管理的能力。随后,他列举了国地科技在数字化技术支持能源碳减排方面的工作,包括国土空间信息化平台、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产品对能源碳排放管理的赋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信息化前沿技术的探索。
耿 磊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会上,耿磊与各位嘉宾畅谈自身对“双碳”和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的理解。耿磊认为,当前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双碳”目标需要重点考虑三重逻辑。从技术逻辑来说,“双碳”领域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数据信息尊龙凯时已经愈发成熟,将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丰富手段;从发展逻辑来说,“双碳”目标将为传统城乡规划中城乡空间布局、功能体系和产业导向实践的合理性提供新的评估视角;从社会价值观逻辑来说,“双碳”目标的实现本质是一种制度创造下的资源再配置过程,必须要充分兼顾区域公平和社会公正,加强对“双碳”目标落实过程中区域均衡、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政策机制的创新研究。
最后,黄贤金教授作总结发言。黄贤金表示,本次对话是关于科学和规划的学术对话,是关于全球和中国的视角对话,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协调对话,是关于发展与空间冲突的对话。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科技工作者的我们,要牢记自己担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使命,找寻在“双碳”目标下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共同为生态文明尊龙凯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各位嘉宾在学术对话中分享的“双碳”和国土空间规划背后的逻辑、“双碳”牵引智慧国土空间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协同等观点,为推动“双碳”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发展贡献了规划人的智慧。会后,在场听众还与各位嘉宾进行了积极互动和观点碰撞。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